MD174苏蜜清歌苏视频
  作为全国首批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和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辽源市立足自身优势、抢抓入“圈”机遇,在畅达协同发展“新通道”、激发产业转型“新动能”、构建生态治理“新格局”、打造文旅融合“新地标”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构建“北融南联、一轴贯通、双廊双带、四区协同”的城市功能布局,努力建设吉林省向南开放发展示范市、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市、东辽河上游绿色生态示范市、区域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市,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贡献辽源力量。
  构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是拉近都市圈城市时空距离的关键纽带。眼下,辽源正全力推进长四辽通高铁辽源段项目的谋划启动,经过前期大量工作,目前已基本确定了辽源境内线路走向、高铁站选址等关键事宜,预计“十五五”期间建成通车。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铁建成后将彻底结束辽源不通高铁的历史,实现与长春都市圈城市间“半小时通勤圈”“一小时经济圈”的交通互通格局,极大拉近区域的时空距离。
  辽源还同步谋划市域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发挥辽源吉南辽北蒙东六市一体化合作区、吉西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用,构建跨区域协作平台,与长春都市圈各城市拓展产业配套、创新要素流动、强化人才互动,实现高质量融合发展。
  如何与都市圈城市一道加强产业协作、融合产业链条,实现优势互补?辽源以产业转型为契机,积极推动袜业纺织、新能源、汽车配套、特色农产物等产业入“圈”融合,聚力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连日来,格致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24小时满负荷运转,正加紧为一汽集团赶制一批零件和模具。公司将“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产物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随着为一汽集团配套份额的不断增加,公司也步入了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截至目前,辽源48户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相关公司,共有26户公司纳入一汽集团供应商,累计获得红旗、大众、奔腾等主机厂全生命周期订单73.5亿元,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为核心,传统汽车零部件、汽车铝用轻量化、专用车为支撑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体系。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我市将锚定这一产业优势,全力融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聚焦打造一汽百公里产业配套生态圈,主动搭建跨区域协作桥梁,推动技术、产能、资源的精准对接,让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成为都市圈产业集群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
  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是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作为东辽河源头,辽源持续巩固东辽河治理成效,今年1—9月,3个国考断面均达到叁类及以上水体。秋日的东辽河源头水清岸美、风景如画,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打卡拍照。位于东辽河源头的安北村还依托源头生态优势,发展农家乐6家、露营基地2处,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生态之美正加速转化为民生之福。接下来,辽源将与都市圈城市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联防联治,实施东辽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工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化治理、一体化治理。
  在文旅融合方面,辽源正深入挖掘113年矿山历史,把20平方公里的采煤沉陷区遗留的生态包袱转化为文旅资源,强化天陆山欢乐荟、超级翱狈贰篮球主题公园、黑金小镇、乐兔乐园、动植物园等消费场景实施联动,以项目促文旅、以赛事促文旅,实施西安煤矿老旧厂区转型提质工程、重力储能科普基地建设,启动建设老道山障碍滑雪场、山地自行车赛道、“四大鸣湖”马拉松等新型文体旅项目,打造长春都市圈短期休闲游目的地。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尽快编制《〈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辽源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已谋划储备的97个重大项目、20个重点事项落地实施,以项目建设融入长春都市圈发展的“快车道”。主动积极推进长四辽通高铁辽源段建设,推动纺织袜业、汽车配套、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寻求合作,联手打造东辽河流域生态安全走廊和经济走廊,与都市圈内城市共同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