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
省政府
百度
搜狗
5
D o n g F e n g . G o v . C n
东政办发〔2022〕13号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
《东丰县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MD174苏蜜清歌苏视频办公室
2022年6月22日
东丰县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系列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市有关要求,扎实做好全县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结合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任务,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防治总体形势
我县地质灾害种类以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为主。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采矿沉陷区、山地丘陵地区和修路形成的斜坡,以每年汛期6~8月份的发生频率最高。2021年我县地质灾害隐患点整体情况较为稳定,未发生地质灾害,没有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实现了全省提出的不死人、少伤人、减损失目标。根据2022年东丰县年景分析及气候趋势预测,6-9月为地质灾害易发期,尤其盛夏(7-8月)预计有可能出现区域性暴雨和局部洪涝灾害,易诱发地质灾害,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仍然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新情况。
二、地质灾害重点预防区域
根据我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主要诱发因素,结合2022年全县降水趋势预报,拟定全县地质灾害重点预防区域(地段)如下:
(一)重点预防的矿山采空区
东丰县横道河镇双合村(和平铁矿区)。主要表现为地下采空区易引发的地面塌陷、地面裂缝和尾矿堆积易引发泥石流。
(二)重点预防的边坡
东丰县小四平镇钢铁村边坡、东丰县横道河镇联盟村三组、东丰县那丹伯镇双鸭村(五组、六组)、东丰县二龙山乡七家村三组、东丰县二龙山乡屯基村五组、东丰县大阳镇保胜村二组。上述区域由于修路、建房、采矿等原因造成的不稳定边坡较多,有的区域已发生过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局部地段极易引发滑坡、崩塌等灾害。
叁、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总体思路及措施
今年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思路是:深刻汲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紧紧围绕“隐患在哪里”“结构是什么”“灾害何时发生”等关键问题持续发力,补短板、强弱项,压实防灾责任,扎实推进各项防治措施落地。
(一)落实巡查排查。科学认识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动态变化性和时空不确定性。各乡镇要组织专门力量,认真开展汛期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工作,针对已有群测群防重要隐患点、公路沿线隐患点、山边坡底和山地丘陵区切坡建房点,主汛期要加密巡查频次,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
(二)做好监测预警。自然资源部门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应急、气象、水利、交通、建设等部门对接,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和重点防范区域内的雨情、汛情。每个重要隐患点都要明确包保人员、单位责任人、群测群防员,要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确保监测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到村到社到户到人。对气象部门预报有强降雨的地区,要开展险情巡查、预警预报等工作,提高对突发地质灾害事件的反应和处置能力。东丰县发布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由自然资源部门第一时间向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和市自然资源局报备,红色、橙色预警信息并报省自然资源厅。
(叁)加强群防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基层社区、村屯干部和骨干群众为主体的群测群防员队伍,应优先遴选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对工作流程熟悉的人员担任,并加强对基层、社区(单位)和群防员的地质灾害预警、响应、处置等临灾避险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预警响应水平和险情处置能力。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对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12〕10号)要求,对群测群防员给予适当经济补助。结合实际工作表现,动态把控群防员队伍建设,坚决替换工作不负责、业务不能胜任的群防员。
(四)深化技术支撑。省自然资源厅安排吉林省地矿测绘院免费为我县提供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技术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直接联系相关专家,协助做好地质灾害风险研判和应急救援工作。同时,应充分发挥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项目承担单位的作用,全面补充完善辖区内隐患点的认定、核销、降级、防治措施及建议等信息。
吉林省地矿测绘院指派专家蔡兆华(手机号:18643428850)、李冰洋(手机号:13844864405)。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辽源站站长孔祥雪(手机号:15943715355)。
(五)加强宣传,增强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各乡镇人民政府及自然资源部门要结合典型事例开展地质灾害预防基础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和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乡(镇)、村,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以村干部和骨干为主体的群测群防队伍,提高临灾自救和互救能力。要根据本地情况,配合当地政府及应急部门开展相关演练或自行组织小规模的地质灾害单灾体避险演练。重要隐患点,设立警示标志,撤离路线、临时避险场所等,发放一表两卡,提高受威胁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六)实施工程治理。根据国家《地质灾防治条例》对于“谁引发、谁治理”原则,对修路、建房、采矿等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督导建设部门和单位开展工程治理,对风险高、险情紧迫、治理措施相对简单的隐患、指导相关单位做好排危除险,及时消除威胁。对于防治能力降低或受损的治理工程,责成管护单位及时维护,确保工程有效运行。
(七)严格日常监管。各单位加强对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引发地质灾害活动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叁同时”制度,杜绝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对威胁铁路、公路、电力、水利、矿山等设施或公司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责成其主管部门或受威胁单位负责监测预防并进行治理,并予以监督检查。
四、工作要求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带头明确防治目标任务和防治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汛期,要定期听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汇报,统筹部署好突发地质灾害防范任务,确保重要敏感时期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要严格执行制度,确保快速响应。防汛期间,要落实好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坚决杜绝脱岗、空岗。灾情信息要坚持第一时间速报、6小时内续报、12小时内正式报的时限要求,绝不允许出现迟报、误报、漏报、瞒报现象。
县自然资源局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联系电话:6213909,6213025(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