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
省政府
百度
搜狗
5
D o n g F e n g . G o v . C n
为深入贯彻落实《辽源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杨木林镇积极履职尽责,充分履行政府主体职责,有效提升各项工作法治化水平,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不断发展,现将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举措和成效
(一)强根基,以党建引领筑牢法治思想观念。我镇党政主要责任人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带动整体学法意识,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宪法、民法典等内容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委会学习计划,累计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4次,机关干部大讲堂5次,岗前培训、业务培训等其他学习活动4次,积极营造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着力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强服务,以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服务平台。聚焦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议程,纳入年度考核重要指标,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各阶段工作计划,强化与各部门之间协调联动,推进各项工作举措落地落实。严格落实综治中心提级改造工作,建成杨木林镇“四室、一站、一窗口”的综治中心。强化法治培训,每年至少组织综合执法队员开展法律法规和执法业务培训3次,全面增强法治建设队伍力量。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对辖区内学校、商铺、加油站等重点领域、行业开展常态化安全生产执法,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每年针对街道车辆乱停乱放、商铺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各类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整治执法50余次,进一步规范镇容镇貌。
(叁)强意识,以法治宣传渲染法治社会氛围。本年度利用乡镇集市、文化活动等契机,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提供法律咨询,结合法治宣传月、“12.4”等主题日等方式,向群众普及宪法、民法典等法律知识,增强群众法治观念与依法维权意识,本年度开展普法讲座2次,参与群众3000余人。联合杨木林中心校开展了“送法进校园”宣传活动1次,并向学生们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
此外,积极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制度,有效畅通了法律服务、法律援助通道。共接受当事人咨询60余人次,充分发挥了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作用。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我镇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镇党委、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对各项工作全面安排,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及时解决重点问题。将法治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将法治建设成效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与机关干部、村书记年度考核范围,形成了党委牵头抓总、政府部署推进、站办所和村“两委”各司其职、社会协同参与,联动推进的工作机制。
叁、上一年度存在问题整改情况
针对上一年度我镇存在的群众的法治意识不够高,行政执法队伍人员结构不完善,法治乡镇建设宣传力度不够的叁个问题,我镇高度重视,积极进行查漏补缺,不断完善我镇法治建设力量。
本年度我镇广泛开展群众普法学习,在农忙、节假日等特殊时间节点针对性开展普法教育,在中小学开展普法讲座,群众的法治意识得到明显提高,同时,我镇抽调相关站所人员积极完善行政执法人员队伍建设,发掘年轻有潜力的机关干部完善执法队伍年龄结构,目前我镇执法队伍既有基层经验丰富的老干部,也有积极向上的年轻干部,且两者比例相当。
四、存在问题
虽然本年度我镇在法治乡镇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乡镇在法治建设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法律人才,在处理复杂法律事务与应对法律纠纷时,自身的法律专业力量较为薄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治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下步计划
(一)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法律专业人才,充实乡镇法治工作力量。同时,加大对现有干部的法律培训力度,鼓励干部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培养一批懂法律、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为法治乡镇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二)创新法治建设工作方法。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法治宣传的趣味性与互动性。探索建立法治文化示范村,通过打造法治文化长廊、法治广场等,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以文化引领推动法治建设创新发展。
(叁)完善法治化解矛盾纠纷。完善综治中心建设,整合资源,继续深入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提高群众遇到问题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意识,科学化解矛盾纠纷,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有温度,讲公平,懂法治地化解平台。
东丰县杨木林镇人民政府
2024年12月23日